十面埋伏

拼音
shí miàn mái fú
注音
ㄕˊ ㄇㄧㄢˋ ㄇㄞˊ ㄈㄨˊ
简拼
smmf

近义词:四面楚歌

四面楚歌

【解释】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示例】在这~里,凭你怎样伶牙俐齿,也只得服从了。 ◎朱自清《航船中的文明》

“十面埋伏”基本解释

十面埋伏

【解释】意思是设伏兵于十面以围歼敌军。

【出处】元·无名氏《抱妆盒》第二折:“从今后跳出了九重围子连环寨,脱离了十面埋伏大会垓。”

【近义词】四面楚歌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指设伏兵于十面以围歼敌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