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崩瓦解
近义词:分化瓦解
分化瓦解
【解释】分化:分裂;瓦解:比喻分解、崩溃。使对方的力量分裂离散。
【出处】秦牧《湘阴热浪记》:“对于还有摇摆犹豫的小股土匪,则以政策攻心,分化瓦解,迫使他们投降。”
【近义词】土崩瓦解、分崩离析
【反义词】精诚团结、戮力同心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使对方的力量分裂、离散
近义词:众叛亲离
叛:背叛;离:离开。众人反对,亲人背离。形容完全孤立。
近义词:四分五裂
四分五裂
【解释】形容不完整,不集中,不团结,不统一。
【出处】《战国策·魏策一》:“张仪为秦连横说魏王曰:‘魏南与楚而不与齐,则齐攻其东;东与齐而不与赵,则赵攻其北;不合于韩,是韩攻其西;不亲于楚,则楚攻其南:此所谓四分五裂之道也。’”
【示例】故其端起于大夫士之怙私,而其祸可至于亡国灭种,~,而不可收拾。 ◎严复《论世变之亟》
【近义词】支离破碎、一盘散沙
【反义词】万众一心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补语;用于政治等
近义词:狼狈不堪
困顿、窘迫得不能忍受。形容非常窘迫的样子。
近义词:不可收拾
不可收拾
【解释】收拾:整顿、整理。指事物败坏到无法整顿或不可救药的地步。
【出处】唐·韩愈《送高闲上人序》:“泊与淡相遭,颓堕委靡,溃败不可收拾。”
【示例】蒲殿俊辈登台之后,因为纵容兵士的结果,弄到了一个~的地步。 ◎郭沫若《少年时代·反正前后》
【近义词】不可救药、土崩瓦解
【反义词】旭日东升、蒸蒸日上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贬义,形容事物破坏得十分严重
近义词:风声鹤唳
唳:鹤叫声。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忧
近义词:瓦解冰消
瓦解冰消
【解释】比喻完全消逝或彻底崩溃。
【出处】晋·成公绥《云赋》:“于是玄气仰散,归云四聚;冰消瓦解,奕奕翩翩。”
【示例】你们的一场闹剧,给我一席话,弄得~。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一回
【近义词】土崩瓦解、烟消云散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比喻失败、崩溃或消失
近义词:豆剖瓜分
豆剖瓜分
【解释】象瓜被剖开,豆从荚里裂出一样。比喻国土被分割。
【出处】语出《晋书·地理志序》:“平王东迁,星离豆剖;当涂驭寓,瓜分鼎立。”
【示例】看如此江山,忍归胡虏?~,都为吾故士。 ◎清·秋瑾《如此江山》词
【近义词】分崩离析、土崩瓦解
【反义词】打成一片、融为一体、合而为一、抱成一团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近义词:分崩离析
崩:倒塌;析:分开。崩塌解体,四分五裂。形容国家或集团分裂瓦解。
近义词:溃不成军
被打得七零八落,不成队伍。形容惨败。
近义词:支离破碎
支离:零散,残缺。形容事物零散破碎,不完整。
近义词:一触即溃
指军队士气涣散,跟敌人一接触就崩溃。
近义词:危如累卵
危如累卵
【解释】比喻形势非常危险,如同堆起来的蛋,随时都有塌下打碎的可能。
【出处】《韩非子·十过》:“其君之危,犹累卵也。”《史记·范睢蔡泽列传》:“秦王之国,危于累卵,得臣则安。”
【示例】大名~,破在旦夕。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六十三回
【近义词】千钧一发、危在旦夕
【反义词】安如磐石、稳如泰山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形容十分危险
近义词:地崩山摧
地崩山摧
【解释】土地崩裂,山岭倒塌。多形容巨大变故。
【出处】唐·李白《蜀道难》:“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近义词】土崩瓦解、山崩地裂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形容巨大变化
近义词:冰解冻释
如同冰冻融化一般。比喻困难或障碍消除。
近义词:落花流水
落花流水
【解释】原形容暮春景色衰败。后常用来比喻被打得大败。
【出处】唐·李群玉《奉和张舍人送秦炼师归岑公山》诗:“兰浦苍苍春欲暮,落花流水怨离襟。”五代南唐·李煜《浪淘沙》词:“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近义词】狼狈不堪、一败涂地
【反义词】得胜回朝、凯旋而归
【语法】联合式;作补语;含贬义
近义词:一败涂地
形容失败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近义词:冰消瓦解
冰消瓦解
【解释】冰一样地消融,瓦一样地分解。比喻完全消失或彻底崩溃。
【出处】晋·成公绥《云赋》:“于是玄气仰散,归云四聚;冰消瓦解,奕奕翩翩。”
【示例】韩夫人喜不自胜,将一天愁闷,已~了。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三
【近义词】土崩瓦解、烟消云散
【反义词】重起炉灶、东山再起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用于误会、矛盾迅速消除
近义词:危于累卵
比垒起的蛋还危险。喻极其危险。
近义词:一蹶不振
一蹶不振
【解释】蹶:栽跟头;振:振作。一跌倒就再也爬不起来。比喻遭受一次挫折以后就再也振作不起来。
【出处】汉·刘向《说苑·说丛》:“一噎之故,绝谷不食,一蹶之故,却足不行。”
【示例】可惜,到了这二十世纪的中叶,说什么也~了。 ◎梁斌《红旗谱》四十二
【近义词】一败涂地、一败如水
【反义词】东山再起、死灰复燃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贬义
土崩瓦解
【解释】瓦解:制瓦时先把陶土制成圆筒形,分解为四,即成瓦,比喻事物的分裂。象土崩塌,瓦破碎一样,不可收拾。比喻彻底垮台。
【出处】《鬼谷子·抵山戏》:“君臣相惑,土崩瓦解而相伐射。”《史记·秦始皇本纪》:“秦之积衰,天下土崩瓦解。”
【示例】逊督促诸军四面蹙之,~,死者万数。 ◎清·平步青《霞外捃屑》卷七
【近义词】分崩离析、四分五裂
【反义词】坚如磐石、安如泰山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贬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