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而无信

拼音
yán ér wú xìn
注音
ㄧㄢˊ ㄦˊ ㄨˊ ㄒㄧㄣˋ
简拼
yewx

近义词:食言而肥

食言而肥

【解释】食言:失信。指不守信用,只图自己占便宜。

【出处】《左传·哀公二十五年》:“是食言多矣,能无肥乎?”

【示例】你们~,不承认这个原来答应承认的区域。 ◎毛泽东《评国民党十一中全会和三届二次国民参议会》

【近义词】言而无信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含贬义

近义词:反复无常

反复:颠过来倒过去;无常:没有常态。经常变化没有稳定状态,形容情况变来变去没有定准

近义词:空头支票

指不能兑现,即取不到钱的支票。比喻不准备实现的诺言。

近义词:朝三暮四

朝三暮四

【解释】原指玩弄手法欺骗人。后用来比喻常常变卦,反复无常。

【出处】《庄子·齐物论》:“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亦因是也。”

【示例】厘定规则:怎样服役,怎样纳粮,怎样磕头,怎样颂圣。而且这规则是不象现在那样~的。 ◎鲁迅《坟·灯下漫笔》

【近义词】朝秦暮楚、反复无常

【反义词】墨守成规、一成不变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比喻反复无常的人

近义词:口血未干

古时订立盟约,要在嘴上涂上牲口的血。指订约不久就毁约。

近义词:三反四覆

三反四覆

【解释】指反复无常。

近义词:口中雌黄

雌黄:即鸡冠石,过去写字用黄纸,写错了就用雌黄涂沫后重写。随口更改说得不恰当的话。比喻言论前后矛盾,没有一定见解。

近义词:自食其言

自食其言

【解释】指说了话不算数。

【出处】《尚书·汤誓》:“尔无不信,朕不食言。”

【示例】我若今日复出应诏,是~了。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二

【近义词】食言而肥、言而无信、背信弃义

【反义词】言而有信、一诺千金、一言为定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近义词:洪乔捎书

指言而无信的人

近义词:轻诺寡信

轻易答应人家要求的,一定很少守信用。

近义词:背信弃义

背:违背;信:信用;弃:扔掉;义:道义。违背诺言,不讲道义。

近义词:言行不一

言行不一

【解释】说的是一套,做的又是另外一套。

【示例】为人处世要言行一致,不可言行不一。

【近义词】言而无信

【反义词】言行一致

【语法】偏正式;作定语;含贬义

近义词:信口开河

比喻随口乱说一气。

近义词:出尔反尔

尔:你;反:通“返”,回。原意是你怎样做,就会得到怎样的后果。现指人的言行反复无常,前后自相矛盾。

近义词:言而不信

言而不信

【解释】说话不讲信用。

【出处】《淮南子·泰族训》:“施而不仁,言而不信,怒而不威,是以外貌为之者也。”

“言而无信”基本解释

说话不算数,没有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