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同道合

拼音
zhì tóng dào hé
注音
ㄓˋ ㄊㄨㄥˊ ㄉㄠˋ ㄏㄜˊ
简拼
ztdh

近义词:情投意合

情投意合

【解释】投:相合。形容双方思想感情融洽,合得来。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十七回:“那镇元子与行者结为兄弟,两人情投意合。”

【示例】我们相聚既久,~,岂不知远别为悲?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六十八回

【近义词】心心相印、情同手足、志同道合

【反义词】同床异梦、貌合神离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近义词:莫逆之交

莫逆之交

【解释】莫逆:没有抵触,感情融洽;交:交往,友谊。指非常要好的朋友。

【出处】《庄子·大宗师》:“四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

【示例】少与崔浩为~。 ◎《北史·眭夸传》

【近义词】生死之交、莫逆于心

【反义词】一面之交

【语法】偏正式;作宾语;含褒义

近义词:步调一致

步调:走路时脚步的大小快慢。比喻行动和谐一致

近义词:同心合意

同心合意

【解释】指心志一致。同“同心一意”。

近义词:气味相投

气味:比喻性格和志趣;投:投合。指人思想作风相同,彼此很合得来。

近义词:义结金兰

结交很投合的朋友。

近义词:意气相投

意气:志趣性格;投:合得来。指志趣和性格相同的人,彼此投合。

近义词:抵足而眠

抵足而眠

【解释】脚对着脚,同榻而睡。形容关系亲密,情意深厚。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五回:“瑜曰:‘久不与 子翼 同榻,今宵抵足而眠。’”

【近义词】志同道合

【反义词】同床异梦、貌合神离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近义词:同舟共济

舟:船;济:渡,过洒。坐一条船,共同渡河。比喻团结互助,同心协力,战胜困难。也比喻利害相同。

近义词:惺惺相惜

惺惺相惜

【解释】性格、志趣、境遇相同的人互相爱护、同情、支持。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他若是共小生,厮觑定,隔墙儿酬和到天明,方信道惺惺的自古惜惺惺。”

【示例】这是双方的互相倾慕,~,但是,又何尝不是一种缘分呢! ◎柳残阳《断肠花》第34章

近义词:息息相通

息息相通

【解释】呼吸也相互关联。形容彼此的关系非常密切。

【示例】水是生命的源泉,水与生命的起源息息相通。

【近义词】息息相关、心心相印

【反义词】漠不关心、不相往来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分句;形容关系非常密切

近义词:心心相印

心心相印

【解释】心:心意,思想感情;印:符合。彼此的心意不用说出,就可以互相了解。形容彼此思想感情完全一致。

【出处】《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吾传佛心印,安敢违于佛经。”《黄蘖传心法要》:“迦叶以来,以心印心,心心不异。”

【示例】抚台看了,彼此~,断无驳回之理。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九回

【近义词】志同道合、情投意合、心领神会

【反义词】格格不入、话不投机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状语;含褒义

“志同道合”基本解释

志同道合

【解释】道:途径。志趣相同,意见一致。

【出处】《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昔伊尹之为媵臣,至贱也,吕尚之处屠钓,至陋也,乃其见举于汤武、周文,诚道合志同,玄漠神通,岂复假近习之荐,因左右之介哉。”

【示例】两人起先虽觉得~,后来子美的热狂冷了。 ◎闻一多《杜甫》

【近义词】情投意合、心心相印、莫逆之交

【反义词】分道扬镳、貌合神离、同床异梦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