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

拼音
huá xià
注释
ㄏㄨㄚˊ ㄒㄧㄚˋ

近义词:中国

解释

中国 Zhōngguó

[China] 古代华夏族建国于黄河流域一带,以为居天下之中,故称中国。后成为我国的专称。全称中华人民共和国。面积9600000平方公里,人口12亿(1994),首都北京

中国应当对人类有较大的贡献

中国 zhōngguó

(1) [Central Plains]∶指中原地区

与中国抗衡。——《资治通鉴》

(2) 又

驱中国士众。

将中国人。

(3) [capital]∶京城

惠此中国,以绥四方。——《诗·大雅》

-----------------国语辞典 中国zhōng guóㄓㄨㄥ ㄍㄨㄛˊ
  • 上古时代,汉族文化发源黄河流域,以为居天下之中,故称其地为「中国」。后各朝疆土渐广,凡所辖境,皆称为「中国」。《诗经.小雅.六月.序》:「小雅尽废,则四夷交侵,中国微矣!」《公羊传.昭公二十三年》:「曷为以诈战之辞言之,不与夷狄之主中国也。」

  • 朝廷。《礼记.檀弓上》:「今之大夫交政于中国,虽欲勿哭,焉得而弗哭。」《汉书.卷九五.西南夷传》:「圣王不以劳中国,宜罢郡,放弃其民,绝其王侯勿复通。」

  • 京师。《诗经.大雅.民劳》:「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汉.毛亨.传:「中国,京师也。」《史记.卷一.五帝本纪》:「夫而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是为帝舜。」

近义词:诸华

解释 1.犹诸夏。指中原诸国。后指中原。

近义词:中原

①平原;原野: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
②地区名。狭义的中原指今河南省一带;广义的中原或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或指整个黄河流域。

近义词:诸夏

解释 1.周代分封的中原各个诸侯国。泛指中原地区。 2.指中国。 -----------------国语辞典诸夏zhū xiàㄓㄨ ㄒㄧㄚˋ

  1. 古代对中国的泛称。封建时代,天子之下,诸侯国很多,故称为「诸夏」。《左传.僖公二十一年》:「以服事诸夏。」《论语.八佾》:「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近义词:炎黄

解释

炎黄 yánhuáng

[two emperors in the ancient legend in China,also refer to the ancesters of our Chinese nation] 传说中的我国古代帝王炎帝和黄帝,借指中华民族的祖先

炎黄子孙

-----------------国语辞典炎黄yán huángㄧㄢˊ ㄏㄨㄤˊ
  1. 炎帝神农氏与黄帝轩辕氏。《汉书.卷三三.魏豹等传》赞曰:「周室既坏,至春秋末,诸侯秏尽,而炎黄唐虞之苗裔尚犹颇有存者。」

近义词:中华

解释

中华 Zhōnghuá

(1) [China]

(2) 古代华夏族多建都于黄河南北,以其在四方之中,因称之为中华,是汉族最初兴起的地方,后各朝疆土渐广,凡所统辖,皆称中华,后也借指中国

振兴中华

(3) 指中原

(4) 古时对华夏族、汉族的称谓

-----------------国语辞典 中华zhōng huá ㄓㄨㄥ ㄏㄨㄚˊ
  • 古代汉族最初多建都于河南省及其附近区域,以其位居四方之中,文化美盛,故称其 地为「中华」。后各朝疆土渐广,凡所辖地,皆称为「中华」。晋.桓温〈请还都洛阳疏〉:「彊胡陵暴,中华荡复,狼狈失据。」《北齐书.卷二一.高干传》:「于时,鲜卑共轻中华朝士,唯惮服于昂。」

“华夏”基本解释

解释

华夏 Huáxià

[Hua Xia;an ancient name for China] 中国的古称;古代汉族的自称

-----------------国语辞典华夏huá xià ㄏㄨㄚˊ ㄒㄧㄚˋ
  1. 古代汉族的自称。亦指中国。《三国演义.第七五回》:「近闻云长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如:「华夏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