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尘

拼音
huī chén
注释
ㄏㄨㄟ ㄔㄣˊ

近义词:尘埃

解释

尘埃 chén āi

(1) [dust;dirt] 飞扬的尘土

尘埃传播病菌

(2) ;比喻污浊的东西

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唐· 杜甫《兵车行》

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蒙世俗之尘埃。

-----------------国语辞典尘埃chén āi ㄔㄣˊ ㄞ
  1. 飞扬的灰土。《礼记.曲礼上》:「前有水,则载青旌;前有尘埃,则载鸣鸢。」《大宋宣和遗事.利集》:「六月初一日,时盛暑,行沙渍中,每风起,尘埃如雾,面目皆昏,又乏水泉。」也称为「尘土」。

  2. 尘俗。《淮南子.俶真》:「芒然仿佯于尘埃之外,而消摇于无事之业。」《史记.卷八四.屈原贾生传》:「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

  3. 比喻社会的低下阶层。《警世通言.卷三一》:「有一个梁夫人,能于尘埃中识拔韩世忠。」《初刻拍案惊奇.卷八》:「小可不是?啜之徒,感仁兄一饭,盖因我辈钱财轻,义气重,仁兄若非尘埃之中,深知小可,一个素不相识之人,如何肯欣然款纳?」

近义词:尘土

解释

尘土 chéntǔ

[dust;soil] 细小的土灰

-----------------国语辞典尘土chén tǔ ㄔㄣˊ ㄊㄨˇ
  1. 细小的灰土。《三国演义.第三回》:「车驾行不到数里,忽见旌旗蔽日,尘土遮天,一枝人马到来。」《红楼梦.第一七、一八回》:「池边两行垂柳,杂著桃杏,遮天蔽日, 真无一些尘土。」也称为「尘埃」。

  2. 尘世。唐.沈亚之〈送文颖上人游天台〉诗:「莫说人间事,崎岖尘土中。」

近义词:尘垢

解释

尘垢 chéngòu

[dirt and dust] 尘埃和污垢,比喻细微不足道的事物,也指尘世

游乎尘垢之外

-----------------国语辞典尘垢chén gòu ㄔㄣˊ ㄍㄡˋ
  1. 尘土污垢。《西游记.第三六回》:「我才面西催马,被那太阳影射,奈何门虽有字,又被尘垢朦胧,所以未曾看见。」

  2. 世俗。《庄子.齐物论》:「无谓有谓,有谓无谓,而游乎尘垢之外。」

  3. 比喻微末琐屑而无用的事物。《庄子.逍遥游》:「是其尘垢粃糠,将犹陶铸尧舜者也。」

  4. 污染、污损。唐.韦应物〈答令狐侍郎〉诗:「白玉虽尘垢,拂拭还光辉。」

近义词:微尘

解释 1.佛教语。色体的极小者称为极尘,七倍极尘谓之"微尘"。常用以指极细小的物质。 2.极细小的尘埃。 3.喻指卑微不足道者。常用作谦词。 -----------------国语辞典微尘wéi chénㄨㄟˊ ㄔㄣˊ

  1. 佛教称物质无法分割的最小单位为「极微」。七个极微成一微尘。用以形容极细的物质。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归心》:「何故信凡人之臆说,迷大圣之妙旨,而欲必无恒沙世界,微尘数劫也。」唐.李商隐〈北青萝〉诗:「世界微尘里,吾宁爱与憎。」

近义词:污垢

解释

污垢 wūgòu

[dirt] 身上或物体上积累的脏东西

污垢层层

-----------------国语辞典污垢wū gòu ㄨ ㄍㄡˋ
  1. 肮脏、污秽的东西。如:「满手污垢」、「一身污垢」。

“灰尘”基本解释

解释

灰尘 huīchén

[dust;dirt] 细干而成粉末的土或其它物质的粉粒;被化为微细部分的某物;细的粉末

大风过后,桌上落了一层灰尘

-----------------国语辞典灰尘huī chén ㄏㄨㄟ ㄔㄣˊ
  1. 尘土、尘埃。《初刻拍案惊奇.卷四》:「只见途间一人,头带毡笠,身背皮囊,满身灰尘,是个惯走长路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