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qiāng,chēng,
笔画
18
部首
五笔
结构
左右结构
笔顺
撇,点,横,横,竖,点,撇,横,撇,点,点,折,横,横,撇,竖,折,横
五行
统一码
U+9397

“鎗”字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qiāng ㄑㄧㄤˉ

     ◎ 同“枪”。

其它字义


chēng ㄔㄥˉ

  1. 钟声。
  2. 鼎。
  3. 酒器。

英语 rifle, small arms, hand gun

法语 arme,fusil,lance,Qiang (lance)?

“鎗”字康熙字典解释

【戌集上】【金】 鎗·康熙筆画:18 ·部外筆画:10

【唐韻】楚庚切【集韻】【韻會】楚耕切,????音璫。【說文】鐘聲也。【後漢·馬融傳】鍠鍠鎗鎗,奏於農郊大路之衢。【博雅】聲也。【集韻】或作鏿。

又【廣韻】鼎類。【六書故】三足鬴也。俗作鐺。

又【正韻】酒器。南齊竟陵王子良,遺何默以徐景山酒鎗。古借用倉。

又【集韻】鋤庚切,音傖。亦鐘聲也。

又【集韻】千羊切,音瑲。與鏘同。【史記·樂書】君子之聽音,非聽其鏗鎗而已也。【前漢·禮樂志】但能紀其鏗鎗鼓舞,而不能言其義。【註】鏗鎗,金石之聲也。【潘岳·籍田賦】衝牙錚鎗。

又與鶬通。【詩·周頌·鞗革有鶬釋文】鶬,七羊反。本亦作鎗。【傳】有鶬,言有法度也。【箋】鶬,金飾貌。

又長腰鎗,米別名。【李賀·憶昌谷山居詩】長鎗江米熟。【註】江米,江南所貢玉粒。

又【字彙補】鎗去聲,髹工有鎗金鎗銀法。見輟耕錄。 【正字通】俗以鎗爲刀槍字,誤。

“鎗”字汉语字典解释

ㄑㄧㄤqiāng

  1. 武器名:? ?长柄一端装有尖锐的金属头,可用于刺击。通「枪」。《儒林外史·第一二回》:「刀、、剑、戟,都还略有些讲究。」? ?可发射子弹以射击目标的武器。通「枪」。如:「手」、「步」、「机关」。

ㄔㄥchēng
  1. 形容敲击金、钟的声音。《后汉书·卷六○上·马融传》:「锽锽,奏于农郊大路之衢。」

  1. 一种三足鼎,古代多用作温酒器。《南齐书·卷三八·萧赤斧传》:「陛下前欲坏酒,恐宜移在此器也。」《南史·卷七三·孝义传上·潘综传》:「少为邵吏,母好食底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