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bì,
笔画
18
部首
五笔
结构
上下结构
笔顺
竖,折,竖,竖,横,竖,折,竖,竖,横,竖,折,竖,竖,横,横,撇,点
五行
统一码
U+5970

“奰”字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bì ㄅㄧˋ

  1. 不醉而怒:“内~于中国。”
  2. 壮大:“食楮多力而~。”
  3. 迫:“到此但知山,尽忘水奔~。”

英语 anger

德语 ?rger, Zorn (S)

“奰”字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形〉

(1) 怒而作气的样子 [be angry]

内奰于中国,覃及鬼方。——《诗·大雅·荡》

(2) 又如:奰怒(愤怒);奰屃(气盛作力的样子)

“奰”字康熙字典解释

【丑集下】【大】 奰·康熙筆画:18 ·部外筆画:15

【廣韻】【集韻】【韻會】平祕切【正韻】毗意切,????音備。【說文】壯大也。一曰迫也。

又怒也,不醉而怒謂之奰。【詩·大雅】內奰于中國,覃及鬼方。【註】自近及遠,無不怨怒也。 本作????,从三目三大,今省作奰。

“奰”字汉语字典解释

ㄅㄟˋbèi

  1. 壮大。《玉篇·大部》:「,壮也。」《淮南子·墬形》:「食木者多力而。」

  1. 怨怒。《诗经·大雅·荡》:「内于中国,覃及鬼方。」汉·毛亨·传:「不醉而怒曰。」唐·元结〈二风诗·乱风诗·至惑〉:「上下隔塞,人神怨。」

  2. 逼迫。南朝陈·无名氏〈代陈司空答贞阳侯书〉:「贼臣侯景,内中国,掘剪公室,鞭挞寓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