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字

拼音
zhèng zì
注释
ㄓㄥˋ ㄗˋ

反义词:俗字

1.即俗体字。旧时指通俗流行而字形不合规范的汉字,别于正体字而言。
2.习用而无新意之字或不高雅之字。

反义词:别字

解释

别字 biézì

(1) [wrongly written characters or mispronounced character]∶写错或读错的字

(2) [alias]∶别号

(3) [analysis shape of words]∶即析字,分析字的形体

(4) [Variant form of a Chinese characters]∶别体字

-----------------国语辞典别字bié zìㄅㄧㄝˊ ㄗˋ
  1. 因形音相似而写错的字。《后汉书.卷七九.儒林传上.尹敏传》:「谶书非圣人所作,其中多近鄙别字,颇类世俗之辞,恐疑误后生。」清.顾炎武《日知录.卷二○.别字》:「后汉书儒林传,谶书非圣人所作,其中多近鄙别字。近鄙者犹今俗用之字,别字者本当为此字而误为彼字也。今人谓之白字,乃别音之转。」也作「白字」。近白字 2.表字反正字

  2. 本名之外另取的名字。《梁书.卷五五.武陵王纪传》:「大智,纪之别字也。」也作「别名」、「别号」。

反义词:误字

解释 1.错字﹔别字。

反义词:错字

解释

错字 cuòzì

(1) [wrongly written character]∶写得不正确的字

(2) [misprint]∶印刷品中错排(如不同于原稿的差错,或排印上的错误)的字

-----------------国语辞典错字cuò zìㄘㄨㄛˋ ㄗˋ
  1. 字形错误的字。如:「校对时要找出错字,予以纠正。」反正字

“正字”基本解释

1.字形或拼法符合标准的字。区别于异体字﹑错字﹑别字等。亦指本字。
2.指楷书。
3.矫正字形,使符合书写或拼写规范。
4.官名。北齐始置,与校书郎同主雠校典籍,刊正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