措置裕如

拼音
cuò zhì yù rú
注音
ㄘㄨㄛˋ ㄓˋ ㄩˋ ㄖㄨˊ
简拼
czyr

反义词:草木皆兵

草木皆兵

【解释】把山上的草木都当做敌兵。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

【出处】《晋书·苻坚载记》:“坚与苻融登城而望王师,见部阵齐整,将士精锐;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森皆类人形,顾谓融曰:‘此亦劲敌也,何谓少乎?’怃然有惧色。”

【示例】这一天大家都是惊疑不定,~,迨及到了晚上,仍然毫无动静。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十九回

【近义词】风声鹤唳、杯弓蛇影

【反义词】若无其事、稳如泰山、措置裕如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贬义,形容神经过敏

反义词:手足无措

措:安放。手脚不知放到哪儿好。形容举动慌张,或无法应付。

反义词:措手不及

措手不及

【解释】措手:着手处理。来不及动手应付。指事出意外,一时无法对付。

【出处】元·无名氏《千里独行》楔子:“咱今晚间,领着百十骑人马,偷营动寨,走一遭去,杀他个措手不及。”

【示例】关公赤兔马快,早已跑到面前,颜良~,被云长手起一刀,刺于马下。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五回

【近义词】猝不及防、惊慌失措、手足无措

【反义词】措置裕如、从容不迫、镇定自若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补语;指事情突然发生

反义词:操之过急

操:做,从事。处理事情,解决问题过于急躁。

“措置裕如”基本解释

措置裕如

【解释】措置:处理,安排;裕如:从容不迫,很有办法的样子。处理事情从容不迫。常用来称赞人有办事的才能和经验。

【出处】清·刘坤一《提督因疾出缺请旨简放折》:“前署苏松、福山等镇篆务措置裕如,堪以很令署理。”

【示例】在所谓国民党偏师说的的指导之下,使得反对第四次“围剿”丧失了~的能力的事实。 ◎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近义词】游刃有余、应付裕如、从容不迫

【反义词】手足无措、措手不及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用于赞扬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