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身而出

拼音
tǐng shēn ér chū
注音
ㄊㄧㄥˇ ㄕㄣ ㄦˊ ㄔㄨ
简拼
tsec

反义词:缩头缩脑

形容害怕不敢向前,或胆小不敢出头负责。

反义词:退避三舍

退避三舍

【解释】舍:古时行军计程以三十里为一舍。主动退让九十里。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

【出处】《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

【示例】我说姊姊不过,只得~了。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十二回

【近义词】委曲求全

【反义词】针锋相对、锋芒毕露

【语法】补充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反义词:停滞不前

滞:滞留。停止下来,不继续前进。

反义词:缩手缩脚

缩:收缩。由于寒冷而四肢不能舒展的样子。也形容做事胆小,顾虑多,不敢放手。

反义词:踌躇不前

踌躇:迟疑不决的样子。犹豫不决,不敢前进

反义词:袖手旁观

把手笼在袖子里,在一旁观看。比喻置身事外,既不过问,也不协助别人。

反义词:望而却步

却步:不敢前进,向后退。形容事物可怕或讨厌,使人一看就往后退缩。

反义词:畏缩不前

畏惧退缩,不敢前进。

反义词:望而生畏

望而生畏

【解释】畏:恐惧,害怕。看见了就害怕。

【出处】《论语·尧曰》:“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示例】加上他那黑而峻厉的面孔,颇使我~。 ◎孙犁《远的怀念》

【近义词】望而却步、退避三舍

【反义词】无所畏惧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用于人

反义词:畏葸不前

畏葸不前

【解释】畏惧退缩,不敢前进。

【出处】宋·魏泰《东轩笔录》:“唐介始弹张尧佐,谏官皆上疏,及弹文彦博,则吴奎畏葸不前,当时谓拽动阵前。”

【示例】在困难面前~,不是我们的作风。

【近义词】胆战心惊、望而却步

【反义词】无所畏惧、勇往直前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反义词:强人所难

勉强人家去做他不能做或不愿做的事情。

“挺身而出”基本解释

挺身而出

【解释】挺身:撑直身体。挺直身体站出来。形容面对着艰难或危险的事情,勇敢地站出来。

【出处】《旧五代史·周·唐景思传》:“后数日城陷,景思挺身而出。”

【示例】有的~,被关在拘押所里。 ◎叶圣陶《多收了三五斗》

【近义词】自告奋勇

【反义词】退避三舍、畏缩不前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