蛊惑

拼音
gǔ huò
注释
ㄍㄨˇ ㄏㄨㄛˋ

反义词:针砭

解释

针砭 zhēnbiān

(1) [an ancient form of acupuncture]∶古代的一种针刺疗法,现已失传。砭是古代治病的石头针

(2) [point out sb.'s errors and offer salutary advice]∶比喻指出错误,劝人改正

时时苦语见针砭,邂逅天涯得三益。——范成大《晞真阁留别方道士》

针砭时弊

-----------------国语辞典针砭zhēn biān ㄓㄣ ㄅㄧㄢ
  1. 一种以石针刺经脉穴道的治疗方法。宋.祖士衡《西斋话记》:「陇州道士曾若虚者,善医,尤得针砭之妙术。」也作「针砭」。

  2. 比喻规劝过失。《红楼梦.第九八回》:「那宝钗任人诽谤,并不介意,只窥察那宝玉心病,暗下针砭。」也作「针砭」。

“蛊惑”基本解释

解释

蛊惑 gǔhuò

[demagogic] 使人心意迷惑

而滥求租税,糜费产业,蛊惑士女。——刘勰《灭惑论》

蛊惑人心

-----------------国语辞典蛊惑gǔ huò ㄍㄨˇ ㄏㄨㄛˋ
  1. 诱惑,使人心意迷乱。唐.白居易〈古冢狐〉诗:「何况褒妲之色善蛊惑,能丧人家覆人国。」近迷惑,诱惑反针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