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狱

拼音
jué yù
注音
ㄐㄩㄝˊ ㄩˋ

“决狱”基本解释

解释

决狱 juéyù

[try a lawsuit case] 判决诉讼的案件

-----------------国语辞典决狱jué yùㄐㄩㄝˊ ㄩˋ
  1. 判决狱讼。《管子.小匡》:「决狱折中,不杀不辜。」《汉书.卷四○.陈平传》:「天下一岁决狱几何?」

“决狱”百科

百度百科

决狱

  • 判决诉讼的案件,亦作“决狱”。判决狱讼。
  • “决狱”造句

    1.文章对近年来在“春秋决狱”的研究中出现的新观点进行了细致地分析,对一些新提法阐述了不同的见解。

    2.家世掌法,务在宽平,及典理官,决狱断刑,多依矜恕,乃条诸重文可从轻者四十一事奏之,事皆施行,著于令。

    3.这一制度通过赦宥老、幼、妇、残的刑法原则,及“春秋决狱”的司法审判,在西汉法律中得到了很好的贯彻。

    4.春秋决狱的核心在于“论心定罪”,根据犯罪人的主观动机、意图、意愿来确定行为人是否有罪以及罪行轻重。

    5.百年来关于“春秋决狱”的研究,成果卓著,学者们为此而付出了不懈地努力。

    6.“春秋决狱”也弥补了成文法的不足,对中国古代犯罪构成理论的完善起到重大推动作用。

    7.这些新提法主要涉及“春秋决狱”一词的使用、“春秋决狱”的结束时间,以及在历史上的作用三个方面。

    8.陛下如问决狱的事,就责问廷尉;如问钱谷的事,就责问治粟内吏。

    9.在位四十二年之间,吏治若偷惰,而任事蔑残刻之人;刑法似纵弛,而决狱多平允之士。

    10.陛下即问决狱,责廷尉;问钱谷,责治粟内史。

    11.在官方引经决狱断事的传统中,中国没有形成独立的行政管理,更没有独立的法学教育能够产生。

    12.从西汉武帝时确定“春秋决狱”的原则后,“原心定罪”就成为一种制度,“引经注律”又让伦理代替了法律。

    13.春秋决狱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礼法融合主潮的促动者。

    14.这样随着儒学地位的上升,封建政治与儒学密切结合起来,西汉皇帝诏令和廷议中多称引儒家理论,司法过程中以《春秋》义例决狱

    “决狱”分词解释

    基本字义● 决jué ㄐㄩㄝˊ排除阻塞物,疏通水道:“禹~江疏河”。堤岸被水冲开:~口。溃~。断定,拿定主意:~定。~断。~计。~

    详情

    基本字义● 狱(獄)yù ㄩˋ监禁罪犯的地方:监~。~吏。~卒。地~。越~。罪案,官司:冤~。文字~。断~。~讼。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