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竹

拼音
máo zhú
注音
ㄇㄠˊ ㄓㄨˊ

“茅竹”基本解释

1.毛竹的别称。竹的一种,高可达二三丈,茎壁厚,性坚韧,是优良的建筑材料,还可制造器物。

“茅竹”百科

百度百科

茅竹

  • 茅竹,即毛竹,竹子的一种,禾本科竹亚科刚竹属,单轴散生型。常绿乔木状竹类植物,秆大型,高可达20米以上,粗达18厘米。
  • 另,茅竹亦作地名,指祁阳县茅竹镇。
  • “茅竹”造句

    1.而制作竹升面的大茅竹是很有讲究的,要够粗大,保证它有比较大的覆压面,同时要够直,还不能太干。

    “茅竹”分词解释

    基本字义● 茅máo ㄇㄠˊ  ◎ 多年生草本植物,春季先开花,后生叶,花穗上密生白毛。根茎可食,亦可入药。叶可编蓑衣(亦称“白茅”):~

    详情

    基本字义● 竹zhú ㄓㄨˊ常绿多年生植物,春日生笋,茎有很多节,中间是空的,质地坚硬,种类很多。可制器物,又可做建筑材料:~子。~叶。~笋。~编(用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