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果

拼音
qiǎo guǒ
注音
ㄑㄧㄠˇ ㄍㄨㄛˇ

“巧果”基本解释

1.旧俗七夕时用面和糖等制成片状,以油炸脆,供乞巧用的点心。今市上有一种油炸的点心,亦称巧果,不限于七夕供应。

“巧果”百科

百度百科

巧果

  • 巧果即七夕果,乞巧果子,又称巧食或巧舌,是上海地区特色传统糕点,七夕的应节食品。民间常以“七曲八弯”来形容“七巧”的形状。上海郊县农村有这样的习俗,即新婚妇女在农历七月初七(俗称巧日)走娘家时,都从娘家带些巧果回来送给丈夫。因此,每年农历七月初七前后乃是巧果的生产旺季。亦是绍兴地区七夕必备食品。也是温州地区在七月初七时娘家亲戚送给外孙辈的一种礼品。
  • 它很有特色的,以芝麻为制作主料,烹饪技巧以为主。
  • 同时亦有极具胶东特色的山东巧果,制作时有专门的巧果卡子,即模子,卡巧果的卡子大多用枣木、梨木刻成的。
  • “巧果”造句

    1.七夕节被简化为情人节,日渐热闹,而原汁原味的穿针乞巧、喜蛛应巧、投针验巧、拜织女、拜魁星、吃巧果、七姐诞等七夕习俗却日渐式微。

    2.在“七夕乞巧会”上,庙主不仅延承了免费施斋,各色巧点诱人又可口,地道的巧果、兰花豆、豇豆麦糕等特色点心更是令食客赞不绝口。

    3.从此,巧果在民间流传开来,妇女、儿童纷纷用五彩线缕贯巧果,为牛郎和织女祈福。

    “巧果”分词解释

    基本字义● 巧qiǎo ㄑㄧㄠˇ 技能好,灵敏:~妙。~思。~劲。~干(gàn )。精~。轻~。乖~。心灵手~。~发奇中。

    详情

    基本字义● 果guǒ ㄍㄨㄛˇ某些植物花落后含有种子的部分:~实。~品。~木。结~(a.结出果实;b.事情的结局或成效)。结局,与“因”相对:因~。成?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