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三竿

拼音
rì chū sān gān
注音
ㄖㄧˋ ㄔㄨ ㄙㄢ ㄍㄢ
简拼
rcsg

“日出三竿”基本解释

日出三竿

【解释】太阳升起有三根竹竿那样高。形容太阳升得很高,时间不早了。也形容人起床太晚。

【出处】《南齐书·天文志上》:“永明五年十一月丁亥,日出高三竿,朱色赤黄,日晕,虹抱珥直背。”

【示例】~春雾消,江头蜀客驻兰桡。(唐·刘禹锡《竹枝词》)

“日出三竿”成语解释

解释

日出三竿 rìchūsāngān

[late in the morning] 指日出已经很高,时间不早了

日出三竿春雾消,江头蜀客驻 兰桡。—— 唐· 刘禹锡《竹枝词》

-----------------国语辞典日出三竿rì chū sān gānㄖˋ ㄔㄨ ㄙㄢ ㄍㄢ
  1. 太阳已上升到三根竹竿相接的高度。表示时候不早。唐.刘禹锡〈竹枝词〉九首之四:「日出三竿春雾消,江头蜀客驻兰桡。」《歧路灯.第九二回》:「早晨醒时便起,不是一定要日出三竿,学那高僧出定的的功课。」也作「日上三竿」。

“日出三竿”造句

1.太阳已经日出三竿,许凡却还没出门,慕容婉也不知道许凡此刻是否在屋内打坐修炼,因而不敢搅扰,只是眉头皱着在门口来回踱步,似乎有心事是的。

2.第二天上午日出三竿,清溪镇街道上,缓缓地走来一个艳丽佳人。

3.小溜子一撑你肯吃苦,日出三竿能赚三斗金。

4.于是工作变成了每天都看着那个女孩,每天早上我都会一改日出三竿都拍不醒的态度,早早起床去看着她。

5.日出三竿,还睡呢!“叫着也不醒,等我端下门进去,瞧瞧是什么缘故“平素不是这样人,为何今日这么懒?必有些岔事。

6.翌日,待陈北醒来已经是日出三竿高。

7.日出三竿的时候,刘大善人拉来了好看的墙壁纸,又叫来几个工人师傅帮忙,大概用了三个多小时的时间,生生地把个烟熏火燎的烟炕变成了一个漂漂亮亮的新房。

8.哥…哥…开门啊!这都日出三竿了,爷爷他们正在等着你呢!哥…

9.日出三竿高,蒙歌仍在梦乡里,他好久没有睡过这么沉这么香的觉了。

“日出三竿”分词解释

● 日rì ㄖˋ 离地球最近的恒星(亦称“太阳”):~月星辰。~晷(guǐ)(古代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

详情

● 出(?齣)chū ㄔㄨ 从里面到外面:~访。初~茅庐。~笼。 往外拿,支付:~力。~钱。~谋画策。入不敷~。 离开:~发。~轨。~

详情

基本字义● 三sān ㄙㄢ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维空间。~部曲。~国(中国朝代名)。表示多次或多数:~思而行。

详情
竿

基本字义● 竿gān ㄍㄢˉ竹子的主干:竹~。立~见影。揭~而起。特指“钓鱼竿”:垂~。投~。~钓。古代指竹简:~牍(书信)。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