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石同沉

拼音
yù shí tóng chén
注音
ㄩˋ ㄕˊ ㄊㄨㄥˊ ㄔㄣˊ
简拼
ystc

“玉石同沉”基本解释

玉石同沉

【解释】比喻善恶一齐受害。

【出处】南朝·梁元帝《驰檄告四方》:“孟诸焚燎,芝艾俱尽;宣房河决,玉石同沉。”

“玉石同沉”成语解释

解释 1.比喻善恶一齐受害。 -----------------国语辞典玉石同沉yù shí tóng chénㄩˋ ㄕˊ ㄊㄨㄥˊ ㄔㄣˊ

  1. 不论贤愚、善恶、好坏,同时受害,尽皆毁灭。参见「玉石俱焚」条。《梁书.卷五.元帝本纪》:「孟诸焚燎,芝艾俱尽;宣房河决,玉石同沉。」

“玉石同沉”分词解释

基本字义● 玉yù ㄩˋ石头的一种,质细而坚硬,有光泽,略透明,可雕琢成工艺品:~石。~器。~玺(君主的玉印)。抛砖引~。金~良言。~不琢,不成器

详情

● 石shí ㄕˊ 构成地壳的矿物质硬块:~破天惊(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指石刻:金~。 指古代用来治病的针:药~。药~之言(喻规劝别人的话)。

详情

基本字义● 同tóng ㄊㄨㄥˊ 一样,没有差异;相~。~一(a.一致,统一;b.共同的一个或一种)。~侪(同辈)。~庚(同岁)。~年。

详情

● 沉chén ㄔㄣˊ 没(mò)入水中,与“浮”相对:~没。~渣。~浮(喻盛衰消长)。石~大海。~鱼落雁。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