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顺之年

拼音
ér shùn zhī nián
注音
ㄦˇ ㄕㄨㄣˋ ㄓ ㄋㄧㄢˊ
简拼
eszn

“耳顺之年”基本解释

六十岁时听别人言语便可判断是非真假。指60岁的代称

“耳顺之年”成语解释

耳顺之年

【解释】六十岁时听别人言语便可判断是非真假。指60岁的代称。

【出处】先秦·孔子《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示例】至乎~,履折冲之位,号至将军。 ◎东汉·班固《汉书·萧望之传》

【近义词】花甲之年

【语法】偏正式;作宾语;指60岁

“耳顺之年”造句

1.那是一个巨大的笼子,里面大的已达耳顺之年,小的方才十岁。

2.伴随着一阵中气十足的爽朗笑声,一个须发皆白的老人从内间走了出来,看摸样怕是已经进入耳顺之年,却不显老迈姿态,步履轻盈、面色红润。

3.可我父亲他老人家今年刚好耳顺之年,我见您风采不凡,青春正茂,足具不愁不悔之态。

4.此刻天下豪杰赏脸都大驾寒舍,我李某人万分荣幸,想着在下已经到了耳顺之年,很多事情已经是力不从心,庄上事情都已经交代下去让荣恒去做了.

5.写作之于张洁,已成为人到耳顺之年自我静观默照的一种方式。

6.已到耳顺之年的他,此时却不得不顽固不灵。

7.不平散人与追魂散人对视一眼,两人霜鬓斑白,一晃眼,见面时双双已过六十耳顺之年,顿感韶华易逝,弹指一挥间,已是半百年身。

8.年老时,你能想像最炫的谋生方式是?南韩的潜水妇女在耳顺之年,仍冒著生命危险潜入海里寻找食物。

9.已过“耳顺之年”的王国春精神矍铄,说话时更是掷地有声。

10.此刻天下豪杰赏脸都大驾寒舍,我李某人万分荣幸,想着在下已经到了耳顺之年,很多事情已经是力不从心,庄上事情都已经交代下去让荣恒去做了.

11.耳顺之年过后,他才开始环保事业,那时他风度翩翩,头发开始花白。

12.而我爷爷不仅过了耳顺之年,还稳稳当当的踏上了奔七的路程。

13.而现在,耳顺之年的他们更倾向清净的生活。

14.乾隆的眸子炯炯有神,身板挺的笔直,面上荣光焕发,哪里像是个奔着耳顺之年去的老者,益发显得英武不凡。

15.已经到了耳顺之年的老王,还经常关心国家大事。

16.青春是气贯长虹,勇锐盖过怯懦,进取压倒苟安;如此锐气,弱冠后生有之,耳顺之年,则亦多见,年岁有加,并非垂老,理想丢弃,方堕暮年。

17.如此锐气,弱冠后生有之,耳顺之年,则亦多见,年岁有加,并非垂老;理想丢弃,方堕暮年。

18.耳顺之年能有这样的体力,这样的心境,整个清风镇也找不出几个。

19.渡戾大师刚过耳顺之年,留长髯,举手投足满是精干,主持修武的他正在武学大进的时候,威风凛凛。

20.老军门已过耳顺之年,花白的胡子稀稀疏疏的垂在下巴上,懊恼之情溢于言表。

21.在中国文化中,六十大寿是吉庆的。人在六十岁时即到耳顺之年

22.十年前曾发表过一篇《五十初度》,如今已进入耳顺之年,于是想到该是六十初度了。

“耳顺之年”分词解释

基本字义● 耳ěr ㄦˇ听觉和平衡感觉的器官(通称“耳朵”):~背(bèi)。~垂。~鬓厮磨(mó)。~穴。~聪目明。~濡目染。

详情

● 顺 (順) shùn ㄕㄨㄣˋ 趋向同一个方向,与“逆”相对:~风。~水。~境。~水推舟。~风使舵。 沿,循:~

详情

基本字义● 之zhī ㄓˉ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

详情

基本字义● 年nián ㄋㄧㄢˊ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一~。三~五载。每年的:~会。~鉴。~利。~薪。一年的开始:~节。新~。有关年节的(用品)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