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白之冤

拼音
bù bái zhī yuān
注音
ㄅㄨˋ ㄅㄞˊ ㄓ ㄩㄢ
简拼
bbzy

“不白之冤”基本解释

不白之冤

【解释】白:搞清楚。没有得到辩白或洗刷的冤屈。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四十二回:“咺之逃,非贪生怕死,实欲为太叔伸不白之冤耳!”

【示例】若非屡次验明,则其姊受~,未老先生亦蒙羞于地下,不孝子弟,罪不容诛。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十八回

【近义词】沉冤莫白、含冤负屈、覆盆之冤

【反义词】真相大白

【语法】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形容好人被冤枉

“不白之冤”成语解释

解释

不白之冤 bùbáizhīyuān

[unredressed injustice;unrighted wrong] 白:弄清楚。指遭受不明不白、无中生有的冤枉,不获得昭雪的屈就

蒙受不白之冤

-----------------国语辞典不白之冤bù bái zhī yuānㄅㄨˋ ㄅㄞˊ ㄓ ㄩㄢ
  1. 不易辩白的冤屈。《荡寇志.第五○回》:「寒族颜树德,想叔叔素常也晓得的,今日遭了不白之冤。」《野叟曝言.第一八回》:「若非屡次验明,则其姊受不白之冤,未老先生亦蒙羞于地下。」

英语 unrighted wrong, unredressed injustice

法语 grave injustice, être innocent du crime dont on l'accuse

“不白之冤”造句

1.抬棺材的杠夫们受不了了,他们纷纷喊:“你还是赶快放个响屁吧,汪老先生的不白之冤怎么办?否则,老子们的肩膀可受不了啦,不信你来试试!”。

2.经过法官大量调查取证,王华被诬陷为剽窃他人科研成果的不白之冤终于得到昭雪平反。

3.许多好同志即使在蒙受不白之冤的情况下,仍能忍辱负重,一如既往地为革命工作。

4.他受刑不过,屈打成招,受了不白之冤

5.文化大革命中,很多正直的人都蒙受了不白之冤

6.这是一个悲剧,讲的是一个寡妇被诬告杀人,屈打成招后被处极刑,然而在最后一幕中她阴魂出现,洗清了不白之冤

7.蒙此不白之冤,钟敬文并未就此消沉。

8.怀疑主义是一种独特而久远的哲学学说,人们对它的传统批判使得它蒙上了一层不白之冤

9.自己闯下的祸端应当自己承担,不可委过于人,让别人蒙受不白之冤

10.文化大革命中,多少好人受了不白之冤含恨而死!

11.小磊被黄海涛赶出来后,觉得心里不安,不忍心让秦凡受不白之冤

12.刘明激动地说:“感谢领导,感谢同志们,使我父亲多年遭受的不白之冤终于得到昭雪。”。

13."四人帮"横行时,许多人蒙受了不白之冤,被打为黑帮。

14.北卡罗莱纳州最高检控官得出结论,该案件并没有发生,而一名反应过激的公诉人使得这些球员蒙受了不白之冤

15.这些情况最后都投诉到正牌搬场公司,使其蒙受不白之冤.

16.十年浩劫中,好多人遭到不白之冤

17.没人知道究竟有多少人因为指纹识别错误而被关进监狱,蒙受不白之冤.

18.这就意味着斯蒂芬?勃拉克普尔比较易于洗刷自己的不白之冤了。

19.但在1947年,他却遭到了饶漱石、康生的错误批判,蒙受不白之冤长达39年,直到1986年3月,在去世前不久,才得到平反昭雪。

20.许多贞洁贤淑的娘儿们,都是这样蒙上了不白之冤.

21.果真这样,即使对他的错拘错捕没有得到撤销,他的不白之冤也会随之涤除的。

22.他们最大的恐惧在于,虚假干细胞治疗所导致的死亡、伤害和失败可能会使真正的干细胞治疗蒙受不白之冤

23.蒙此不白之冤,请代表党中央,按党的政策,依法处理。

“不白之冤”分词解释

基本字义 ● 不 bù ㄅㄨˋ 副词。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去。~多。~法。~料。~

详情

基本字义 ● 白 bái ㄅㄞˊ 雪花或乳汁那样的颜色:~色。~米。 明亮:~昼。~日做梦。 清楚:明~。不~之冤。 纯?

详情

基本字义● 之zhī ㄓˉ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

详情

● 冤yuān ㄩㄢ 屈枉,无故受到指责或处分:~枉。~屈。~案。~狱。~愤。伸~。鸣~叫屈。 仇恨:~头。~家。~孽。 欺骗:不许~人。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