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池学书

拼音
lín chí xué shū
注音
ㄌㄧㄣˊ ㄔˊ ㄒㄩㄝˊ ㄕㄨ
简拼
lcxs

“临池学书”基本解释

临:靠近,挨着。指刻苦练习书法。

“临池学书”成语解释

临池学书

【解释】临:靠近,挨着;池:砚池;书:书法。指刻苦练习书法。

【出处】《后汉书·张芝传》:“尤好草书,学崔、杜之法,家之衣帛,必书而后练。临池学书,水为之黑。”

【示例】少不肯~,字丑拙,试有司辄不利。 ◎明·张岱《家传》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指刻苦学习书法

“临池学书”成语故事

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让儿子王献之从小学习练字。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王献之写“大”字让父亲检查,父亲在字上加上一点成为“太”,他跑去问母亲,母亲告诉他只有一点才是真功夫。于是王献之守在家里18个大水缸边练习写字。

“临池学书”造句

1.临池学书席地作画兰亭是个传承传统文化的好去处。

2.钟繇钟大师临池学书,池水尽墨的事大家自然都知道,可是这个习惯却是他家里人透露出来的,这么久流传下来,我们那个地方的人都知道。

3.受当地浓郁学风的影响,张一飞少时即临池学书,上攻甲骨金文,下研魏碑唐楷,涉猎真草隶篆。

4.历来流传有“临池学书,池水尽墨”的典故,也是说张芝习字的故事,后世有误传为王羲之的。

5.古有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传说,怀素“笔冢墨池”的典故,但凡书法之大成者,无不勤奋揣摩,专心体悟。

6.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扔掉了幼年临池学书得来的书写能力而游走于键盘。

7.他说,东汉书法家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墨。

8.王献之若无临池学书的刻苦精神,也不会成为大书法家。

9.张芝,字伯英,陕州人,少好书,临池学书,所居池水尽黑,故称“墨池”。

10.历史上,有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也有隋朝智永和尚“秃笔三千成笔冢”等。

11.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终得“入木三分”的功力。

12.经过多年的“临池学书”,池里的水都被他的笔染黑了。

“临池学书”分词解释

● 临 (臨) lín ㄌㄧㄣˊ 从上向下看,在高处朝向低处:照~。~渊羡鱼(看着深潭里的鱼,很希望得到;喻只作空想,不做实际工作)。

详情

基本字义● 池chí ㄔˊ 水塘,多指人工挖的:~子。水~。~鱼之殃(喻因牵连而受到的灾祸。亦称“池鱼之祸”)。 湖:~盐(从咸?

详情

● 学 (學) xué ㄒㄩㄝˊ 效法,钻研知识,获得知识,读书:~生。~徒。~习。~业。~友。~者。~阀。~制。~历

详情

● 书 (書) shū ㄕㄨˉ 成本的著作:~籍。~刊。~稿。~香。~卷气(指在说话、作文、写字、?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