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晋之好

拼音
qín jìn zhī hǎo
注音
ㄑㄧㄣˊ ㄐㄧㄣˋ ㄓ ㄏㄠˋ
简拼
qjzh

“秦晋之好”基本解释

春秋时,秦晋两国不止一代互相婚嫁。泛指两家联姻。

“秦晋之好”成语解释

秦晋之好

【解释】春秋时,秦晋两国不止一代互相婚嫁。泛指两家联姻。

【出处】元·乔孟符《两世姻缘》第三折:“末将不才,便求小娘子以成秦晋之好,亦不玷辱了他,他如何便不相容。”

【示例】主公仰慕将军,欲求令爱为儿妇,永结~。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六回

【近义词】秦晋之缘、天作之合

【反义词】反目成仇

【语法】偏正式;作宾语;含褒义,泛指两家联姻

“秦晋之好”成语故事

我国在春秋时期,处于诸侯割据的状态。共河上下,大江南北,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诸侯国。这些诸侯国互相征伐,争夺霸权,采取各种手段来维护各自的利益。他们彼此之间,时而联合,时而对抗,甚至发生战争。  当时的秦国地处今天的陕西、甘肃和四川的一部分地区,晋国地处今天的山西南部,是两个相邻的强国。两国既相争夺,又相利用。在那个时期,两个诸侯国或者两个大家族通婚联姻是表示友好联合的一种重要方式,这种婚姻是带有政治性质的。秦晋两国的统治者之间,就出现过多次通婚联姻的事情。后来,“秦晋之好”逐渐发展为成语。但仅指两家结亲,不一定包含什么政治内容了。

“秦晋之好”造句

1.他们两人情投意合愿结为秦晋之好

2.我这小儿虽然是有顽劣不堪造就,但也自有一番志向,若是伯喈不弃,愿结秦晋之好!

3.团市委提倡婚事俭办,并组织了集体婚礼,使20对青年结为秦晋之好

4.最后,他们终于结为了秦晋之好

5.在前546年晋楚弭兵之盟后,秦景公也着力改善与晋国的外交关系,双方重温秦晋之好

6.他们两家既然已成秦晋之好,现在一家遇上困难,另一家解囊相助,也是自然的。

7.两人从小便结了秦晋之好,到了年龄便顺理成章结了婚。

8.孙刘两家情同一家;刘使君更与孙将军结秦晋之好

9.与秦氏玉行的秦菀是拜把兄妹,本来当年,我父亲那个糊涂蛋,想要与秦氏结秦晋之好,但是我李宝玉喜欢的是伺候我的侍婢阿兰。

10.而一星期后,他们在扬克斯结为秦晋之好,然后到州北部的一个度假胜地,在那儿快快乐乐地享受了几天。

11.鲜于家与主公结成秦晋之好,当是主公一体。

12.另外,金面佛的老婆不会跟田归农跑,胡斐和苗若兰结为秦晋之好,胡苗两家世世代代友好,直到天荒地老。

13.只怕是‘铁扇门’铁门主久闻少爷大名,想要与你结为秦晋之好,所以吩咐铁扇公主亲自提亲来了。

14.他们两个村结下了秦晋之好

15.而这时,粘有华已与当地一位副局长的女儿结为秦晋之好,生米已煮成熟饭。

16.迟风,是乳山海润丝业有限公司的一名剿丝女工,一九八九年与于利结为“秦晋之好”。

17.今天大家前来祝贺你们两家结为秦晋之好

18.今日小女出嫁,我魏家与杜家缔结秦晋之好

19.心想如此便可以和赵兄弟结秦晋之好,做个亲家。

20.莫非赵大官人有意于此女?不若我与人家说去,好铸成一段秦晋之好呀。

“秦晋之好”分词解释

基本字义● 秦qín ㄑㄧㄣˊ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陕西省和甘肃省一带:朝(zhāo )~暮楚。~晋之好。~楼楚馆(旧时指妓院)。中国朝代名

详情

● 晋(晉)jìn ㄐㄧㄣˋ 进:~级。~升。~谒(进见)。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 中国山西省的别称:~剧。 中国朝代名:西~。

详情

基本字义● 之zhī ㄓˉ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

详情

● 好hǎo ㄏㄠˇ 优点多或使人满意的,与“坏”相对:~人。~汉。~歹。~事多磨。 身体康健,疾病消失,生活幸福:您~。安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