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板三眼

拼音
yī bǎn sān yǎn
注音
ㄧ ㄅㄢˇ ㄙㄢ ㄧㄢˇ
简拼
ybsy

“一板三眼”基本解释

一板三眼

【解释】板、眼:戏曲音乐的节拍。比喻言语、行动有条理或合规矩。有时也比喻做事死板,不懂得灵活掌握。

【出处】清·吴趼人《糊涂世界》卷六:“老弟你看,如今的时势,就是孔圣人活过来,一板三眼的去做,也不过是个书呆子罢了。”

【示例】他说起话来总是慢条斯理,~,十分清楚。

【近义词】一板一眼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状语;用于为人处事

“一板三眼”成语解释

解释

一板三眼 yībǎn-sānyǎn

[scrupulous and methodical]板、眼:民族音乐和戏曲中的节拍,每一小节中最强的拍子叫板,其余的拍子叫眼。分一板三眼(四拍子)与一板一眼(二拍子)两种。一板三眼,常用来比喻说话有条理,有分寸,合规矩,不马虎

-----------------国语辞典一板三眼yī bǎn sān yǎnㄧ ㄅㄢˇ ㄙㄢ ㄧㄢˇ
  1. 板,以拍板击打一下,为中国音乐每小节里最强的拍子。眼,以鼓签敲击板鼓,为次强拍或弱拍。一板三眼即一小节中有四拍的音乐节奏。常用以表现舒缓沉著的情境。后用以比喻言行谨守法规,沉著而有条理。《糊涂世界.卷六》:「如今的时势,就是孔圣人活过来,一板三眼的去做,也不过是个书呆子罢了。」也作「一板一眼」。反不知所云

英语 lit. one strong beat and three weak beats in a measure of music (four beats in the bar)? (idiom)?; fig. scrupulous attention to detail

法语 (expr. idiom.)? suivre des instructions à la lettre

“一板三眼”造句

1.一板三眼:板、眼:戏曲音乐的节拍。比喻言语、行动有条理或合规矩。有时也比喻做事死板,不懂得灵活掌握。

2.他做起事来总是一板三眼的,从不马虎。

3.铁片大鼓,一板三眼,唱腔轻快,好些村民都说,“这词儿真好,我也想学学,回家唱去。

4.杨凤一说,《牡丹亭》唱腔讲究一板三眼,婉转优美,若是静静品味,简直美极了。

5.他布置工作,从来就是一板三眼,从不马虎。

6.手持三弦和擅板,边弹边唱,擅板打法别具一格,称一板三眼

7.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三言两语说不尽,志同道合好同事。一日三省好品德,一板三眼好诤友。三生有幸遇见你,一日不见如三秋。士别三日刮目看,相知恨晚莫逆交。

8.由原来的“一板一眼”变成“一板三眼”为主。

9.一板三眼的乡村生活看来既熟悉又陌生.

10.他说起话来总是慢条斯理,一板三眼,十分清楚。

“一板三眼”分词解释

● 一yī ㄧˉ 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 纯;专:专~。~心~意。 全;满:~生。~地水。 相

详情

基本字义 ● 板 (?闆) bǎn ㄅㄢˇ 成片的较硬的物体:案~。~子。木~。~上钉钉。 演奏民族音乐或戏曲时打节拍的乐器,又指歌唱的节奏:檀~。

详情

基本字义● 三sān ㄙㄢ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维空间。~部曲。~国(中国朝代名)。表示多次或多数:~思而行。

详情

基本字义● 眼yǎn ㄧㄢˇ人和动物的视觉器官:~睛。~底。~力。~色。~神。~帘。~目。~疾手快。见识,对事物的看法:~光远大。~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