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降纳叛

拼音
zhāo xiáng nà pàn
注音
ㄓㄠ ㄒㄧㄤˊ ㄣㄚˋ ㄆㄢˋ
简拼
zxnp

“招降纳叛”基本解释

原指收容接纳敌方投降叛变过来的人,以扩大自己的势力。现指收罗坏人,结党作恶。

“招降纳叛”成语解释

招降纳叛

【解释】原指收容接纳敌方投降叛变过来的人,以扩大自己的势力。现指收罗坏人,结党作恶。

【出处】《宋史·刘光世传》:“楚州破,命光世节制诸镇,力守通泰。完颜昌屯承楚,光世知其众思归,欲携贰之。……获敌不杀,令持钱文示其徒,有欲归者,扣江执钱为信。归者不绝。”

【示例】无论谁搞~、结党营私的罪恶活动,都没有好下场。

【近义词】招兵买马、结党营私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招降纳叛”成语故事

战国时期,韩国和魏国打了一年多还不分胜负,秦惠王想出兵干涉,楚国使者陈轸给秦惠王讲卞庄子利用两虎相争必有一伤的道理,得到它们两败俱伤时一举打死两只老虎,劝秦惠王采取坐山观虎斗的计策,等待时机再消灭这两国。

“招降纳叛”造句

1.因为我们誓将一切最尖锐的矛盾,全都要降妖伏魔、招降纳叛到法律的场域中!

2.无论谁搞招降纳叛、结党营私的罪恶活动,都没有好下场。

3.他贼心不死,一贯招降纳叛,结党营私。

4.复次,可以在此招降纳叛,招徕劳力,吸引人才,直接导入中原先进的文化制度和技术。

5.另一个方式是招降纳叛,尤以共产党的叛徒为主。

6.每一句法言法语,都饱含着我们的激情和心智;因为我们誓将一切最尖锐的矛盾,全都要降妖伏魔、招降纳叛到法律的场域中!

7.曹操的很多人才,不管他的谋臣也好,他的将领也好,都是从敌营里面来的,他招降纳叛啊,这是对待投降自己的人。

8.招降纳叛,结党营私,扩充私人力量,是注定要失败的。

9.曹操的另一种用人之法是:招降纳叛,尽释前嫌。

10.哥舒翰在天宝十五年正月失守潼关,向安禄山投降了,称安为‘陛下’,并甘愿为之招降纳叛

11.我们发明“被调查”一词的保留是——招摇过市,招降纳叛,纳士招贤,买马招兵,金字招牌。

12.文化大革命中,兰兰妈妈招降纳叛的主要罪行就是重用白洁妈妈。

13.这么多的王爷需要大量的杂役服侍,于是就抓兵拉夫,招降纳叛

14.招兵买马的近义词是招降纳叛

15.可谓海纳百川,泥沙俱下,招降纳叛,无所不用。

16.臭味相投,朋比为奸,裙带关系,同流合污,同恶相求,同恶相济,一唱一和,一丘之貉,一鼻孔出气,引绳批根,招降纳叛

17.曹操阵营中猛将如云,谋士如林,皆因招降纳叛所致。

18.扩大红军,不走由扩大地方赤卫队、地方红军到扩大主力红军的路线,而要走“招兵买马”“招降纳叛”的路线。

“招降纳叛”分词解释

基本字义● 招zhāo ㄓㄠˉ打手势叫人来:~唤。~呼。~手上车。用公开的方式使人来:~集。~收。~纳。~贤。~聘。~兵买马。应接:~?

详情

基本字义● 降jiàng ㄐㄧㄤˋ 下落,落下:下~。~旨。~临。~旗。空~。 减低,贬抑:~低。~价。~职。~解(jiě)。?

详情

● 纳 (納) nà ㄋㄚˋ 收入,放进:出~。藏污~垢。 接受:采~。笑~。~谏。 享受:~福。~凉。 缴付:

详情

基本字义● 叛pàn ㄆㄢˋ ◎ 违背自己所属方面的利益投到敌对方面去:背~。~国。~逃。~徒。~逆。~变。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