仗义疏财

拼音
zhàng yì shū cái
注音
ㄓㄤˋ ㄧˋ ㄕㄨ ㄘㄞˊ
简拼
zysc

“仗义疏财”基本解释

仗义:讲义气;疏财:分散家财。旧指讲义气,拿出自己的钱财来帮助别人。

“仗义疏财”成语解释

仗义疏财

【解释】仗义:讲义气;疏财:分散家财。旧指讲义气,拿出自己的钱财来帮助别人。

【出处】元·无名氏《来生债》第四折:“则为我救困扶危,疏财仗义,都做了注福消愆。”

【示例】自己只是在家中广行善事,~。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

【近义词】慷慨解囊、博施济众

【反义词】一毛不拔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含褒义

“仗义疏财”成语故事

忠心赤胆唐三藏别了唐王,离了长安,马不停蹄,不一日来至法门寺。众僧接到里面,相见献茶,用过斋饭,不觉天晚。众僧在灯下对三藏此行议论纷纷,有的说水远山高,有的说路多虎豹,有的说峻岭陡崖难度,有的说毒魔恶怪难降。三藏只是钳口不言,但以手指自心,点头而已。众僧不解,问道:“法师指心点头,是为什么呀?”三藏说:“心生,种种魔生;心灭,种种魔灭。我在佛像前发下洪誓大愿,不由我不尽此心。这一去,定要到西天,见佛求经,使我们法轮回转,愿圣主皇图永固。”众僧听了,人人称羡,个个宣扬,说他是“忠心赤胆大禅法师”。“忠心赤胆”形容十分忠诚。(出自《西游记》第十三回)

“仗义疏财”造句

1.亦且仗义疏财,偷来的东西,随手散与贫穷负极之人。

2.由于在主流文学所提供的道德与审美境界中,同样对这种心理压抑无法给予直接满足,因此武侠小说中那些仗义疏财和杀富济贫的侠客,才成为大众普遍喜爱的文化消费对象。

3.急公好义,仗义疏财一直被视为优秀文化,广为社会所称颂。

4.据着我胸襟胆气,焉敢拒敌官军,剪除君侧元凶首恶?今有师弟,仗义疏财,智勇足备,方今天下人闻其名,无有不伏。

5.梁山好汉喜欢仗义疏财

6.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创业精英班大三学生谢丽琼,想在西溪开家以“水浒”为主题的餐厅,名称是忠义堂酒家,“仗义疏财,豪情相交”是宣传标语。

7.相传,赵匡胤年轻时,爱耍枪弄棒,仗义疏财,人们送他一个“仁义白花”的绰号。

8.仗义疏财,受人敬重。

9.黑大头是后吴儿堡一个颇有资产的乡村汉子,他生性豪爽,仗义疏财

10.仗义疏财,为人敬重。

11.他们劫富济贫,仗义疏财,助人为乐而又爱憎分明,绝不屈服于黑暗的邪恶势力。

12.这次我能摆脱困境,全靠张先生仗义疏财,鼎力帮助。

13.实际上,我们似乎更希望那些真正富有的人能仗义疏财

14.武艺出众,仗义疏财,深孚众望,性格倔强,不屈不挠,慷慨赴难,是一个让人“服气”。

15.《水浒传》中的宋江,是一位仗义疏财,喜交天下好汉,深受梁山英雄爱戴的头领。

16.凭着一身绝技,他使一家大小免遭饥寒,还仗义疏财扶贫助弱,豪侠气概,赢得全村男女老少的尊敬。

17.他举着一个通告,上面写着"生来双目失明,请仗义疏财!"。

18.自己只是在家中广行善事,仗义疏财

19.这个结论并不是建立在那些人所嘲弄的假设上,即:雇主们全都很和善很慷慨,好为仗义疏财

20.那宋江乃是郓城县一小吏,为人急公好义,仗义疏财,在郓城县小有名声。

21.这是仗义疏财,其成因与前人的思想与实践相关联。

22.仗义疏财写就了他们的价值,决定了他们的被看重和被抬举。

23.将伯之助解衣推食救死扶伤绝甘分少普度众生起死人,肉白骨轻财好施设身处地疏财仗义为民除害为民请命雪中送炭与人为善云行雨施仗义疏财助人为乐。

24.张良简单埋藏了弟弟,将全部家产变卖出售,仗义疏财,广交天下豪杰,四处寻求可以刺杀秦始皇的勇士。

25.做人:一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二要谦和为美,多让少争。三要与人为善,切忌骄横。四要仗义疏财,扶危济贫。五要诚信待人,远离是非。

26.他信守诺言,仗义疏财,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大侠。

27.由于这种先天性制约,史书上的侠称得上高尚的寥寥无几,多数是一边仗义疏财,帮助别人,维护着社会的公平与正义,一边又攻剽劫掠,危害着他们维护的侠义原则。

“仗义疏财”分词解释

基本字义● 仗zhàng ㄓㄤˋ兵器:仪~。明火执~。拿着兵器:~剑。战争:打~。胜~。凭借,依靠:倚~。仰~。~恃。~义执言(为了正义说公

详情

基本字义● 义(義)yì ㄧˋ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正~。~不容辞。~无反顾。仗~直言。合乎正义或公益的:~举。~务。~愤。~演。见~勇

详情

● 疏 shū ㄕㄨˉ 去掉阻塞使通畅:~导。~通。~浚。~解(jiě)。 分散:~散。仗义~财。 事物间距离大,空隙大,与“密&r

详情

基本字义● 财(財)cái ㄘㄞˊ  ◎ 金钱和物资:~产。~富。~经。~贸。~东。~政。~务。~会(kuài )。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