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辨菽粟

拼音
bù biàn shū sù
注音
ㄅㄨˋ ㄅㄧㄢˋ ㄕㄨ ㄙㄨˋ
简拼
bbss

“不辨菽粟”基本解释

不辨菽粟

【解释】分不清哪是豆子,哪是小米。形容愚笨无知。后形容缺乏实际生产知识。

【出处】清·龚自珍《农宗》:“婢妾之养不备,则不世;祠祭弗如式,不世;不辨菽粟,亦不世。”

“不辨菽粟”成语解释

解释

  • 犹不辨菽麦。粟,小米。
  • “不辨菽粟”造句

    1.碑帖鉴赏大家秦公在《秦说碑帖》中指出,从宋朝开始的碑学和帖学风靡了近千年,文人若不明碑帖,如同农夫不辨菽粟,木匠不辨绳墨。

    2.书家而不明碑帖,恰如农夫不辨菽粟,工匠不识斧凿。

    “不辨菽粟”分词解释

    基本字义 ● 不 bù ㄅㄨˋ 副词。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去。~多。~法。~料。~

    详情

    ● 辨 biàn ㄅㄧㄢˋ 分别,分析,明察:~别。~认。~析。~正。~识。明~是非。 古代土地面积单位,九夫为一辨,七辨为一并。

    详情

    基本字义● 菽shū ㄕㄨˉ ◎ 豆的总称:~水(泛指粗茶淡饭,用以指对父母的奉养,如“~~承欢”)。~麦。~粟。

    详情

    基本字义● 粟sù ㄙㄨˋ一年生草本植物,子实为圆形或椭圆小粒。北方通称“谷子”,去皮后称“小米”:~子。沧海一~。古代泛称谷类:重(zhòng )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