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勇若怯

拼音
dà yǒng ruò qiè
注音
ㄉㄚˋ ㄩㄥˇ ㄖㄨㄛˋ ㄑㄧㄝ ˋ
简拼
dyrq

“大勇若怯”基本解释

大勇若怯

【解释】怯:怯儒。最勇敢的人看外表好像很胆怯的样子。形容真正勇敢的人沉着冷静。

【出处】宋·苏轼《贺欧阳少师致仕启》:“力辞于未及之年,退托以不能而止,大勇若怯,大智如愚,至贵无轩冕而荣,至仁不导引而寿。”

【示例】大智若愚,~,不是要埋冤他,正深爱着他,要他藏锋敛锷,以成大器。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十三回

“大勇若怯”成语解释

国语辞典大勇若怯dà yǒng ruò quèㄉㄚˋ ㄩㄥˇ ㄖㄨㄛˋ ㄑㄩㄝˋ

  1. 外表惧怯,但事实上十分勇敢的人。宋.苏轼〈贺欧阳少师致仕启〉:「大勇若怯,大智如愚,至贵无轩冕而荣,至仁不导引而寿。」

英语 a great hero may appear timid (idiom)?; the really brave person remains level-headed

“大勇若怯”造句

1.说啊!人家主动,你怎么倒扭捏起来?真是个大勇若怯的家伙!

2.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大勇若怯,大智若愚。民谚

3.说啊!人家主动,你怎么倒扭捏起来?真是个大勇若怯的家伙!

4.木秀于林风必催之,正所谓,大勇若怯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羽翼未丰时要懂得藏拙。

5.大勇若怯、大智若愚、大道若隐,自认为聪明的人往往才是傻瓜!

6.大勇若怯、大智若愚、大道若隐,自认为聪明的人往往才是傻瓜!

7.所以后来苏东坡总结为四个字,大勇若怯

8.真正的智者,藏锋敛锷,不露锋芒,所谓“大智若愚,大勇若怯”;但大智若愚非愚,大勇若怯非怯,此乃修为极致。

9.而且单飞也曾经说过几句很有道理的话,他说,大智若愚,大勇若怯,大音希声。

10.司马檀越不愧刀中圣手,所谓大巧若拙,大勇若怯,便是此理。

11.战国时代的蔺相如可算是个大勇若怯的人。

12.大勇若怯、大智若愚、大道若隐!,自认为聪明的人往往才是傻瓜!

13.古人云:“大勇若怯。”真正的勇者是不轻易显山露水的。

“大勇若怯”分词解释

基本字义 ● 大 dà ㄉㄚˋ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厅。

详情

基本字义● 勇yǒng ㄩㄥˇ有胆量,敢做:~敢。~毅。~气。~士。英~。奋~。中国清代称战争时期临时招募的兵士:兵~。劲~。募?

详情

基本字义● 若ruò ㄖㄨㄛˋ如果,假如:~果。倘~。假~。天~有情天亦老。如,像:年相~。安之~素。旁~无人。置~罔闻。门庭~市。你,汝

详情

基本字义● 怯qiè ㄑㄧㄝˋ胆小,没勇气:~场。~懦。~弱。~步。~阵。羞~。俗气,见识不广,不合时宜:露~。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