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贤任能

拼音
jǔ xián rèn néng
注音
ㄐㄩˇ ㄒㄧㄢˊ ㄖㄣˋ ㄣㄥˊ
简拼
jxrn

“举贤任能”基本解释

举:推荐,选拔。举荐贤者,任用能人。

“举贤任能”成语解释

举贤任能

【解释】举:推荐,选拔。举荐贤者,任用能人。

【出处】《礼记·大传》:“三曰举贤,四曰使能。”

【示例】~,使各尽力以保江东,我不如卿。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九回

“举贤任能”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孔子在鲁国政坛受排挤后,带领弟子们周游列国,经历卫、郑、陈、晋等地碰壁后,在蔡国闲居,他们的生活十分拮据,经常是三月不知肉味,为此不得不用“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来教育弟子跟他过苦行僧的生活。

“举贤任能”造句

1.魏公安内攘外,举贤任能,致政通民和,而人才辈出。

2.康明瑶在不失时机证实他方才举贤任能王盛烈讲故事没错。

3.不会,我们龙组选拔,向来是举贤任能,不受年龄限制。

4.诚信立身,廉洁自律,正派做人;求真务实,举贤任能,公道办事。

5.秦国以一敌六,大战山东六国,越战越强,根本原因就在于秦国政治清明,举贤任能

6.屈原年轻时受荆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常与怀王商议国事,参与法律的制定,主张彰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政治,联齐抗秦。

7.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

8.他平生整治吏治、注重生产、巩固国防、举贤任能、为民请命,颇有政绩,是中国历史上的名臣,杰出的清官代表。

9.高祖从布衣而得国,确有过人处,性明达,圣明过人,我朝承秦末战乱之苦,高祖审时度势,废除秦之苛法暴政,轻徭薄赋,举贤任能,天下得安。

10.原来自姚远领兴昌郡后,举贤任能,励精图治,郡治焕然一新,百姓感德,为之谚曰:三德视事,兴昌可治。

11.举江东之众,决机於两陈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知卿。

“举贤任能”分词解释

基本字义 ● 举 (舉) jǔ ㄐㄩˇ 向上抬,向上托:~头。~手。~重。~棋不定。 动作行为:~止。轻而易~。 发起,兴办:~义。

详情

● 贤(賢)xián ㄒㄧㄢˊ 有道德的,有才能的:~明。~德。~能。~良。~惠。~淑。~哲。~人。圣~。礼~下士。 敬辞,用于

详情

基本字义● 任rèn ㄖㄣˋ相信,信赖:信~。使用,给予职务:~命。~人唯贤。负担,担当:担~。~课。职务:就~。到~。~重道远

详情

● 能 néng ㄋㄥˊ 才干,本事:~力。~耐。才~。 有才干的:~人。~手。贤~。~工巧匠。~者为师。 胜任,善于:~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