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钟食鼎

拼音
míng zhōng shí dǐng
注音
ㄇㄧㄥˊ ㄓㄨㄥ ㄕˊ ㄉㄧㄥˇ
简拼
mzsd

“鸣钟食鼎”基本解释

见“鸣钟列鼎”。

“鸣钟食鼎”成语解释

鸣钟食鼎

【解释】钟,打击乐器,泛指一般乐器;鼎,盛物食器。谓用食时身边响着乐器,眼前列着鼎器。形容古代贵族高官生活的豪奢。

【出处】汉·张衡《西京赋》:“击钟鼎食,连骑相过。”

【示例】~,积代衣缨;长戟高门,因循礼乐。 ◎唐·张鷟《游仙窟》

“鸣钟食鼎”分词解释

● 鸣 (鳴) míng ㄇㄧㄥˊ 鸟兽或昆虫叫:~啭。~唱。~叫。~禽。鸟~。 发出声音,使发出声音:~响。~奏。孤掌难~

详情

基本字义● 钟(?-?鐘、??鍾)zhōng ㄓㄨㄥˉ 金属制成的响器,中空,敲时发声:警~。编~(古代乐器。把一系列铜制的钟挂在木架上组成,用小木槌击奏

详情

基本字义 ● 食 shí ㄕˊ 吃:~肉。~欲。 吃的东西:~品。粮~。零~。丰衣足~。 俸禄:“君子谋道不谋~&

详情

● 鼎 dǐng ㄉㄧㄥˇ 古代烹煮用的器物,一般是三足两耳:铜~。~食(列鼎而食,指豪侈生活)。~镬。 锅:~罐。~锅。 古代视为

详情